賭博用語探索
<類篇>:「樗蒱,戲也。」樗或作摴,<晉書‧陶
侃傳>:「樗蒱者,牧豬奴戲也。」「樗」音「ㄕㄨ」
、音「ㄔ」又音「ㄊㄨ/」,「樗(ㄊㄨ/)蒱」音叶「賭
博」、多巴(西南夷謂巫師)、帖卜(蒙古語謂巫師)、對
比;「樗(ㄔ)蒱」音叶紙牌、占卜,音轉為「樗(ㄕㄨ)
蒱」,倒裝為博戲、卜筮,斯乃「賭博」一語所從出,
而賭博的概念與用語實與占卜有關。
閩南語謂賭博的「博局(ㄅㄨㄚ ㄍㄧㄠ\)」音叶
「卜卦」,<說文>:「爻,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
<集韻>:「同筊。同骹。本作。」<正韻>:「
駁同駮。」<集韻,類篇>:「,也。」可見「爻」
同「交」,「桮筊」乃「貝爻」之誤,而「卜爻」實「
博局」一詞之所從出。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西戎
用羊卜,謂之跋焦。」「跋焦」或作「勃焦」,音叶「
牌九」、「貝爻(交)」。<辭源>釋「桮筊」云:「古時
用杯形的兩竹器以占卜的東西。」龜甲、牛骨、竹籤、
貝殼等都是上古人用來占卜的工具,如今臺灣在廟宇中
所用來與神靈溝通者,厥為「卜貝」用的「祥貝」與籤
筒中的竹籤,及依竹籤指示抽得的籤詩。閩南語研判「
貝爻」的「貝」音(ㄅㄨㄝ)同「杯」,遂曲解為「杯形
的兩竹器」,其材質多為木料,少數為金屬或竹頭,其
形製完全可以看得出倣貝殼的樣式,「貝殼」音叶「卜
卦」,觸動了以貝為卜具的靈感。凡兩貝皆呈覆蓋狀名
為「陰貝」,兩貝皆呈仰天狀名為「照貝」,均主不吉
,唯有呈現一俯一仰最佳,即稱之為「祥貝」。
西洋人把紙牌戲稱作「撲克(Poker)」,音叶掊克
(聚斂也)及閩南語謂賭博的「卜爻(ㄅㄨㄚ ㄍㄧㄠ\)
」,<詩‧大雅>:「曾是掊克。」<揚子方言>:「掊,
深也。郭璞註:掊克深能。」「掊」又「克」也,「聚
斂」與「深能」具體而微闡釋了賭博的本質。中國唐朝
時葉子青女士所發明設計的「葉子牌」或「葉子戲」,
隨著流傳漸次衍變為今日西洋的「撲克牌」;「麻將」
是中國的國粹,一名「麻雀」,「貝爻(交)」音叶丕績
、裒輯、坌集、暴躁、柏舟、標準、迫切、擯棄,音轉
為懋績、密集、募集、毛躁、麻將、墨賊、勉釗、瞄準
、密切、免除、麻雀,民間最盛行的是兩張牌加起來若
為十點則稱之為「密實(讀如墨)」的賭戲,這也是「
天九牌(牌九)」的主要玩法,「密(万ㄢ)實(ㄗㄢ)
兒」與「牌九」是這種賭戲在臺灣與大陸最初的稱謂;
「四色牌(十候)」的玩法則脫胎自麻雀牌;「雙陸」民
間稱「繇三六兒」或「賭么」,也就是「擲骰子」。
陸游詩:「呼盧喝雉連暮夜。」骰色有雉、盧、梟
、犢、塞等色勝負之采,因稱擲骰子賭博時的呼聲謂「
呼盧喝雉」。各地玩法不一,在臺灣大抵不脫賭大、賭
小二種,若賭大則參與者猛喊「十八啦!」,蓋點數最
高為六,三顆骰子三六一十八也!反方則猛喊訓「短小
貌」的「(ㄅㄧ ㄐㄧ)!」。<揚子方言>:「桂
林謂人短為矲雉,雉或作。」<廣韻,集韻>:「,
音楷。矲,短貌。」矲雉音叶,以「呼盧(六)喝
雉(么)」而言,此處「」當音「皆」而非「楷」。「
貝交」倒裝為「占卜」,與「樗蒱」同其源流,<博雅>
:「蟭,螵蛸也。」<唐韻>:「蟭,螳螂卵也。」
<爾雅翼>:「海中烏賊背如樗蒱形,亦有螵蛸之名。」
蟭音叶貝交,又音轉為螵蛸;樗蒱、螵蛸互為倒裝,
螳螂卵、墨背皆形似緊密合抱之貝交。睹博音叶偷薄
、掉包、通寶、刀布;占卜音叶詐騙、作弊、撞騙、欺
騙、財帛、鈔票,罪惡伴隨著賭博以俱來。
「賭」字從「者」,「者」古文「渚」字,<集韻>
:「嗜,亦作耆。」者加為著、者加尸為屠、者加女
為媎、者加糸為緒、者加大為奢、者加門為,<類篇>
:「或作。,、並同。或作。或作躇
。」<集韻>:「同楮。或作楮。」<篇海>:「亦
作紵。」<玉篇>:「,古文蓍字。鰭與鮨同。耄亦作
。」<字彙補>:「同耆。」耆、者、旨實乃一形之
變,「賭咒」音叶堵截、都監(官名)、都斤(山名)、蕩
姐(族名)、汀渚、土著、賭氣、堵塞、屠蘇(酒名)、頭
緒、都市、屠殺,倒裝為掃蕩、休屠(王號)、嫺都、申
屠(複姓)、成都、昌都、筇都、都、京都、指點、指
定、佇待、鄒屠(複姓)、跱,故媎同姐、同肚、陼
本作、祁與鮨同、鮨古文作、嗜古文作、祁通作
耆,「」音都、音蛇,又音遮,故閩南語「塞」又音
「ㄊㄢ」、「殺」又音「ㄊㄞv」、「徒」又音「ㄙ
ㄞ」、「篩」音「ㄊㄞ」、「骰」音「ㄉㄠ」、「休
」加一橫被誤以為「體」之簡寫。閩南語「賭」音「ㄉ
ㄛ\」又音「ㄉㄝ」,如「一度俾賭若諸?」、「此
回選舉你賭何人會贏?」,閩南語「壓」亦音「ㄉㄝ
」,遂又衍生出「押(壓)寶」一詞。「相賭(ㄙㄨ)、「
對賭(ㄘㄚ)」的「賭」分別音近「蓍」、「耆」。古
時取蓍草之莖為卜筮之用,與龜並稱蓍龜。
莊,田舍也,<通鑑>「史炤」釋文:「唐置莊宅使
。胡三省註:蓋主莊田及外舍之事。」田舍之主人即稱
之曰「莊家」。在賭博行為中,僎場(提供場地、賭具
或借貸)之人、任內場(一敵數人,與外介之賭客對賭,
可換人做)者亦稱「莊家」,因東方為主人之位,故也
稱為「東家」或「做東」,<莊子‧繕性篇>:「軒冕在
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東家照例有不等之
抽頭,音同「東」曰「儻」。「官」與「管」通,「莊
家」在閩南語且謂之「莊官」,主內場亦謂之「作官」
,「東家」則謂之「東官」,主抽頭與提供飲食、零嘴
等之事宜。在「天九牌」之賭戲中,「莊家」一心一意
想贏外介的錢,外介只要手上牌贏過「莊家」就獲賠,
故俚俗又謂這種賭戲曰「攩(ㄍㄛㄥ)莊」,其輸贏大
而速,且機動性高,故又有「武局」之稱。
「博弈」音叶腷臆,倒裝為押寶、元寶、舞弊等,
<論語>:「不有博弈者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註:弈,圍棋也。」「弈」
今單指圍棋而言。<廣韻>:「腷臆,意不泄也。」於到
手的牌之好壞不動聲色,斯即「意不泄」也!弈、意、
翳皆同音,又音近與,<後漢書‧梁冀傳>:「蹴鞠意錢
之戲。注者引何承天篡文曰:詭億,一曰射意、一曰射
數,即攤錢也。」「詭億」音同「詭異」,賭界常言「
局有局鬼」;「射意」、「影射」互為倒裝;「射數」
音叶「玄虛」。意又與「臆」通;潘岳<射雉賦>:「習
媒翳之事。註:媒翳者所隱以射者也。」「媒翳」即今
「謎語」之前身,廣泛的賭戲皆謂之「意」,閩南語又
謂賭博曰「意爻(局)」。與,參與也,閩南語凡在各種
遊戲中參一介皆曰「與」而音同「弈」。「參與」音叶
耆艾、財物、質押、造詣、技藝、經驗、旨意、障翳、
詐偽,倒裝為訛詐、挹注、意志、預兆、蘊藏、臆測、
意錢、運氣、一起(齊)、弈棋、伊耆(氏族),並非各種
賭戲都僅憑運氣,十賭九詐是錯不了的。
「樗(ㄕㄨ)蒱」、「卜筮」互為倒裝,「樗(ㄊㄨ)
蒱」音叶「賭博」,「卜卦」音叶閩南語「卜爻」、「
貝爻」,實即今「博局(ㄅㄨㄚ ㄍㄧㄠ\)」一辭之源
頭。然「博」本應作「簙」、「局」實「爻」之借字,
<說文>:「簙,局戲六箸十二也。」<楚辭‧招魂>:
「菎蔽象有六簙些。註:投六箸行六,故為六簙也
。」<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閒謂之
簙,吳楚之閒謂之蔽。」簙又或作,<玉篇>:「弈
局戲也,謂行碁也。」由於「樗蒱」被誤作「賭博」,
市面上竟出現了一首名為「賭情博愛」的閩南語歌,觀
「博愛」二字可知訓博為弈是行不通的。「卜卦」音叶
標竿、糠,音轉為「貝爻(ㄐㄧㄠv)」、標誌、貧瘠
、「不拉幾」,又音轉為「卜筮」、標示、褊狹、僕遫
(短貌),故「□不拉幾」的形容皆屬負面。
- Feb 23 Sun 2014 22:42
95 賭博用語探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