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代名詞」總論

    本文的話題基本上雖只遶著「chit(ㄐㄧㄣ)」、
「hit(ㄏㄧㄣ)」、「tse(ㄐㄝ)」、「he(ㄏㄝ)」、
「tsia(ㄐㄧㄚ)」、「hia(ㄏㄧㄚ)」等幾個音打轉,
涉及的層面倒還複雜的,有必要一一予以釐清。

    這:<廣韻>「魚變切」、<集韻>「牛堰切」並「音
彥」,<玉篇>「迎也」,此乃「這」的本義及其實際的
讀音,<正字通>:「周禮有掌訝,主迎訝,古作這。毛
晃曰:凡稱此箇為者個,俗多改用這字,這乃迎也。」
除非證明用「這」字有理,否則應該斷然捨棄。

    此:止也、匕近也、近在此也、彼之對、茲也、斯
也。閩南語「此人」、「此事」、「此舉」、「此處」
等的「此」文言皆讀作「ㄘㄨ\」;「此辰」、「此時
」、「此次」、「此回(ㄅㄞ\)」、「此度(ㄉㄠ\)」、
「此刻(ㄍㄨ\)」、「此類(ㄌㄜ)」、「此耑(ㄗㄢv)
」、「此方(ㄅㄧㄥv)」等的「此」皆又音「ㄐㄧㄣ
」,皆被誤作「這」。「此裡」一般合音成「ㄐㄧㄣ」
;「此辰」合音成「ㄐㄧㄣ\」或「ㄗㄨㄣ\」;「此
」急讀之合音成「茲(ㄐㄝ)」,緩讀之尾音易音轉成「
ㄌㄝ」;海口腔「此種」合音僅剩「種」一音。

    「是此?」、「就是此!」等的「此」合
音為「ㄐㄝ」,「曷有此冗剩錢?」、「曷有此美
國時間?」等的「此」合音為「ㄐㄝ」,閩南語「
(ㄝv)」即國語「箇」。「著疵」的「疵」音「ㄐㄝ
」、「」的「」音「ㄐㄧ」,可見「此」又音「
之」,即不加「」亦音「ㄐㄝ」;比、此、些形似,
三者應有很深的淵源。之:出也、是也、適也、往也、
於也、此也、變也、至也、遺也、語助辭、連屬之辭也
、通作旃。「人中之龍」、「害群之馬」等的「之」皆
音「ㄐㄧ」;「言之有理」、「卻之不恭」等的「之」
、通作旃。「人中之龍」、「害群之馬」等的「之」皆
音「ㄐㄧ」;「言之有理」、「卻之不恭」等的「之」
皆音「ㄐㄧ」,然此乃因應句型之自動變調。「此
」義猶「之於」,故「之」又訓作「於」。若有朝一日
不用「這」的話,實可啟用「之」。

    者:別事詞也、語助也、古文渚字。即物之詞,如
彼者、如此者。此也,凡稱此箇為者箇是也,今俗多用
這字。「學者」、「記者」等的「者」皆音「ㄐㄧㄚ\
」(「乞者」的「者」俗多音訛作「ㄐㄧㄚ」,此乃
誤以為係「食」字所致);「來者」、「或者」等的「
者」皆音「ㄐㄧㄚ」;「適者」、「慢者」等的「者
」皆音「ㄐㄧㄚ」。以上所列舉的「者」,實亦可視
同「之(ㄐㄧ ㄚ)」的連合音(按:閩南語「」又音
「ㄚ」,詳見拙著<甌駱話用字典>)。「曷者焉爾?」
、「曷者無來?」、「曷者無講無?」等的「者」
皆音「ㄐㄝ」,相當於「此」或「之」的連音,
而「曷者」的「者」似與國語表即、就、常(往往)等義
的「輒(ㄓㄜ/)」有關,兩者僅聲調之別耳。「者」、
「茲」、「此」、「之」、英語謂「此;這」的「The
」皆音近國語「ㄓㄜ\」與閩南語「ㄐㄝ」,「資茲(ㄐ
ㄧㄚ)」又相當於「之(ㄐㄧ與ㄚ)」的重疊音。「這
個」、「這裏」、「這些」等的「這」本應作「者」、
「茲」或「此」,尤以「者」音最接近。

    「者」合音成「ㄐㄧㄞ」、海口腔「諸」合音
成「ㄗㄨㄞ」,此二者表「此」的多數。曹:獄之兩
曹也、以言詞治獄也、主斷獄事、群牧之處也、群也、
輩也、偶也。「軍曹」、「法曹」等及作為姓氏的「曹
」皆音「ㄗㄜv」,「爾曹」的「曹」閩南語音同「者
」、海口腔音同「諸」,此即國語「諸位」一詞的
出處。諸:辯也、別異之辭、非一也、皆言也、凡眾也
、之也、於也、語助辭。有諸,疑辭。儲也,藏以為儲
待給冬月用之也。「諸侯」、「諸君」等的「諸」皆音
「ㄗㄨ」;「諸(ㄐㄧㄜ\)」、「諸囝餓死父」、「
忒曷有諸家貨得給伊焉耳?」、「忒若諸錢得給伊焉
耳?」等的「諸」皆音「ㄐㄝ」或音「ㄗㄨㄝ」
;「曷諸(ㄚ ㄐㄝ)無?」怎麼沒有?、「曷諸焉
耳?」為何如此?等的「曷諸」與「曷者」同。

    茲:【玄部】黑也、濁也,或作、滋。借為茲此
字、此也。「茲因------」、「茲定於------」、「茲
事體大」等的「茲」皆音「ㄗㄨ」。玆:【艸部】草木
多益也、此也、蓐席也、藉草之名、通滋、與髭同。「
念玆在玆」的「玆」音「ㄗㄨ」。<書‧大誥>:「咨爾
多士。」<爾雅‧釋詁>:「咨,此也。疏:咨與茲同。
」茲、玆本同一字,又均借為「此」字,作「此」字用
時合為一可也。「茲(ㄐㄧㄣ)」亦音同「此」,為「
彼(ㄏㄧㄣ)」之反;「茲(ㄐㄝ)」和「彼(ㄏㄝ)」,
海口腔讀「ㄐㄧㄜv」和「ㄏㄧㄜv」,意思是「此和
那」。「茲(ㄐㄧㄚ)」和「彼(ㄏㄧㄚ)」意思是「這
裏和那裏(本應作此位和彼位)」;「茲(ㄐㄧㄞ)」和
「彼(ㄏㄧㄞ)」意思是「此些和那些」,海口腔讀「
ㄗㄨㄞ」和「ㄏㄨㄞ」。「茲」之地位恰似「者」與「
此」之間的橋樑,其功能在補兩字之不足。

    彼:往有所加也、對此之稱、外之之詞、俾也、邐
也。「知己知彼」的「彼」讀作「ㄆㄧ\」;「彼」去
ㄔ加人為「」,<埤蒼>:「,邪也。」「彼此」音
叶普及、比肩、並且、匹讎、陪臣、賓從、辟疆、猼且
等,音轉為儐相、逼似、撲朔、辨識、部下、部屬、猼
訑、贔屭、陛下、辟邪等,故「彼」甚或「比」皆有「
邪」音,而國語「ㄒ」聲母閩南語多讀「ㄏ」聲母,閩
南語「陛下」又音叶「狴犴」,故閩南語「彼」又音「
ㄏㄧㄣ」表「那」、音「ㄏㄝ」表「那個」、音「ㄏ
ㄧㄚ」表「那位」,「彼」合音為「ㄏㄧㄞ」表多數
的「那個」,此乃閩南語中無比重要之一環!位,所也
,俗多誤以「那位」作「那兒」、誤以「那」作「那
位」。「有彼無?」、「有去彼?」、「有及你彼無
?」、「若彼就講耳!」等的「彼」皆音「ㄏㄝ」
,「彼」的內容心照不宣,或留待下句再講、或不方便
講、或一時說不上來。「彼方(ㄅㄧㄥv)」、「彼種(ㄐ
ㄧ工\)」、「彼類(ㄌㄜ)」、「彼躅(ㄉㄚ)」等的
「彼」皆音「ㄏㄧㄣ」。「彼裡」一般合音成「ㄏㄧ
ㄣ」;海口腔的「彼種」音義皆同「云爾」。「彼」音
同「比」,日本語片假名「」、平假名「」的字源
皆為「比」而音「hi」;「匕」、「」形似,「匕」
音同「比」、「」音同「化」,在某一個層面上,「
彼」實代「比」擔綱了「hit、hia、he」的角色。

    曰:詞也、語端也、於也、之也、謂也、稱也。「
子曰」的「曰」音「ㄨㄢ」。<書‧堯典>:「曰若稽
古帝堯。」曰若,發端辭,又作粵若、越若、雩若等,
音叶愚魯、倭奴、甌駱、日本發端語「(A no)」,
音轉為「(日野Hino)」、「和尼(族名又作窩泥)」
、福州話發端語「ㄏㄧ ㄋㄛ\」、甌駱話發端語及有
「那個」之意的「ㄏㄧㄣ ㄌㄜ」、英語打招呼的
「Hello」、謂「在這裏」的「Here」。「蟛蚎」似蟹
而小,通作「蟛」,而「蚎」又同「」,則「日」
、「月」、「曰」本一形之變,「月」借作「肉」而「
肉」音近「日」,「魯」從「曰」而音近「日」,故「
間」通作「閒」,日本語「日」音讀曰「(Hi)」。「
發語辭」的「侯」、「語端辭」的「夫」皆音「ㄏㄝ」
而皆與「曰(語端)」同;「有所指之辭」的「夫」、「
對此之稱」的「彼(ㄏㄝ)」亦與「曰(於、之)」同。

    「有曰無?」、「有去曰?」、「有及你曰無?
」、「若曰就講耳!」等的「曰」皆音「ㄏㄝ」,
「曰」的內容不講對方也知道,或留待下一句講、或不
方便講、或一時講不來,與前述的「彼」有異曲同功之
妙。客家話問人名字─「你『曰若(ㄛㄥ ㄉㄛ)』
叫麼個名兒啊?」的「曰若」相當於閩南語的「ㄚ
ㄉㄜ」,也就是<世說新語>中兩度出現的「阿堵」,
形文中可作「而第」以免困擾。「阿公、阿嬤」、「阿
舅、阿妗」、「阿兄、阿姊」等親屬稱謂的「阿」,及
加在人名前後的「阿」,有可能本應作「曰」。遐:遠
也,與何通。「在『呼咄(ㄏㄧㄨ ㄉㄚ)』遐」的「
遐」音「ㄏㄧㄚ」,「遐方(ㄅㄧㄥv)」的「遐」音轉
為「ㄏㄧㄚ」(也有「向」的成份)。「遐邇」音叶英
語指示「在這裏」、「向這裏」的「Here」,故包含「
遠」、「近」。遐去加人為假,「假」音近閩南語謂
「這裏」的「茲」;<說文>:「適,之也。」<韻會>:
「適來猶邇來也。又,甫爾之辭。」<唐書‧武元衡傳>
:「適從何來?」適者、適才皆「甫爾」之辭,與「遐
」相對應,而「適」又音(摘、隻)近「茲」。古人啟用
「這」以表「茲」,莫非是「適」字草書之訛?

    <說文>:「恁,俗言如此也。」閩南語「恁」音「
ㄌㄧㄣ」,作「那麼」解,其骨子裏實即是「若」,
<東周列國志>所謂的「如此恁般」猶云「如此這般」。
<集韻>:「偌,人夜切,惹去聲,姓也。」原本僅作為
姓氏用的「偌」,在<辭源>、<辭海>中卻變成:「副:
猶言如此。這樣大、這般之大─偌大。」閩南語中有「
如此」之義的「ㄐㄧㄚ」、「ㄏㄧㄚ」均即是「偌
」,「偌大」也或說「偌恁大」,其實這個「偌」字骨
子裏仍即是「若」,加上人旁蓋為與其他用法的「若」
字有所區別,而實即「指示代名詞」的「這(也就是茲)
」字之所從出,「偌恁大」本應作「茲恁大」。有「茲
(ㄐㄧㄚ)恁」就有「彼(ㄏㄧㄚ)恁」,俱源自「曰
若」,「彼恁」的聯結音(ㄏㄝㄣ\)音近「很」,遂誤
以俗作「狠」的「很」表「非常」、「何其」。

    「偌」的骨子裏既即是「若」,則今所謂這個、這
樣、這般、這麼、這種、這次、這些、這邊、這裏、這
番、這廝等的「這」實均為「若」之訛。,螫也,「
螫」音近「ㄓㄜ\」,徑自改回而讀「ㄓㄜ\」也沒孰麼
不妥,「這」字想來還是替「適」背了黑鍋。<廣韻>:
「焉,何也、安也。」閩南語「安怎(ㄗㄨㄚ\)?」本
「焉若(ㄋㄨㄚ\)?」之訛,「怎」字<廣韻、集韻>皆
未收,唯<五音集韻>收之,云「語辭也」,「怎」與「
這」實為源自「若」之音轉的兩個著例。

    <世說新語‧任誕>:「王戎晨往裴許。」、<世說
新語‧巧藝>:「荀有寶劍,常在母鍾夫人許。」這兩
處「許」閩南語皆音「ㄏㄧㄚ」,而實即是「彼」或「
遐」之擬音,「許」字本無此義。「許久」、「許多」
等的「許」皆音「ㄏㄧㄚ」,而實即「若」之訛,故
所謂的「何許人」實「何若人」也,「也許」則「抑或
」之訛,而「狐疑」之倒裝也[閩南語「或(ㄏㄧㄥ)
」音近「許(ㄏㄧ\)」];「或許」本應作「或是」或「
或係」,由此又衍生出「還須」一詞。

    夫:男子通稱、語端辭、語已辭、有所指之辭。「
曰若」音叶日語發端辭的「(A no)」,倒裝為日語
有所指之辭的「(le wa)」。閩南話語端辭、有所
指之辭的「ㄏㄧㄣ ㄌㄜ(曰若)」音叶「Here(英語
的有所指之辭)」,倒裝為「若夫(有所指之辭)」。國
語「曰若」尾音的聲母若消失,就音轉為語已辭「云爾
」;閩南語「曰若(ㄏㄧㄣ ㄌㄜ)」尾音的聲母若
消失,就音轉為語端辭「伏惟」、「洪維」,及臺灣西
海岸操泉州腔者作為語端辭、有所指之辭的「云爾(ㄏ
ㄧ工 ㄝ)」,倒裝為有所指之辭「與夫」、語已辭「也
夫」,可知「夫」的骨子裏實即是「曰」!閩南語語端
辭、有所指之辭的「ㄏㄧㄣ」即是「曰」,義猶「那
(若)個」;「ㄏㄧㄣ」與「(ㄝ)」合音為「ㄏㄝ」
,表「那(若)個的多數」,用字仍然是「曰」,北港、
鹿港一帶的海口腔合「夫」為一音讀作「ㄏㄨㄞ」,
表「那(若)個的多數」,「夫」顯然乃由「曰」音轉而
來;有所指之辭中表位置的「ㄏㄧㄚ」,從讀音上推敲
應該是「ㄏㄝ」與「ㄚ」的連合音(猶云「彼躅」),用
字仍然是「曰」,只不過一般皆不知有「曰」可用,才
會讓「遐」、「許」、「彼」等字紛紛登場。

    「該」字從「亥」,「無該尻則不中食該聖藥!
」的「該」從亥音「ㄏㄝ」,閩南語「聖藥」音諧「瀉
藥」;「該筆錢弗去了!」的「該」音「ㄏㄧㄣ」;
「該是」、「該包起來」等的「該」皆音「ㄏ
ㄧㄚ」,與「」合音成「ㄏㄧㄞ」。今「該」字之所
以又作「有所指之辭」用,實乃韻書漏載,並非誤以「
厥」字「其」之訓義加諸於「該」,其以「ㄏ」開頭之
音,亦非「曰」與「彼」之訛,而與源遠流長之圖騰信
仰有關,詳見拙著<「該」字探討>一文。

    <詩‧小雅>:「受福不那。」那,多也。<集韻>:
「那,安貌。又,何也。」<玉篇>:「那,何也,俗言
那事。」「焉若」分化出「安」、「那」二音,「指示
代名詞」的「那(ㄋㄚ\)」源自「曰若」的「若」;「
疑問代名詞」的「那(ㄋㄚv)」源自「若何」或「何若
」的「若」,時下後者多加口作「哪」以區別之。閩南
語「哪位」的「哪」又從「多」音「ㄉㄜ」或「ㄉㄚ」
,此乃「ㄋ、ㄌ」與「ㄉ、ㄊ」之音韻變化。

    綜合以上論述,在此作個總結:(一)「此」和「彼
」分別擔綱「chit(ㄐㄧㄣ)」和「hit(ㄏㄧㄣ)」
的角色。(二)「此」和「彼」亦分別擔綱「tse(ㄐㄝ)
」和「he(ㄏㄝ)」的角色,「茲」、「之」為「此」之
輔,「該」、「夫」為「彼」之輔。「chit(ㄐㄧㄣ)
與「tse(ㄐㄝ)」本應作「若」,「hit(ㄏㄧㄣ)」與
「he(ㄏㄝ)」本應作「曰」,視為文通順與否擇用之。
(三)「ㄐㄧㄞ」作「者」、「之」皆可;「ㄏㄧㄞ
」作「夫」、「該」皆可;「ㄗㄨㄞ」作「諸」
、「茲」皆可;「ㄏㄨㄞ」作「夫」、「該」皆
可。「者」、「之」、「諸」、「茲」的合音
皆相當於國語「(□)儕」或「(□)曹」,「爾(汝)曹」
的「曹」閩南語音同「者」、海口腔音同「諸」,
此即國語「諸位」一詞的出處。(四)「適」和「遐」分
別擔綱「tsia(ㄐㄧㄚ)」和「hia(ㄏㄧㄚ)」的角色。
(五)「偌」同時扮演表「何其」的「ㄐㄧㄚ」和「ㄏ
ㄧㄚ」。「ㄏㄧㄚ(偌)」與「恁」的聯結音又擔綱
表「非常」的「ㄏㄝㄣ\(很)」之角色。「此種」、「
之種」合音成海口腔謂「這個」的「ㄐㄧ工」,「彼種
」、「該種」合音成海口腔謂「那個」的「ㄏㄧ工」,
後者的源頭乃是「曰」,前者的源頭則是「若」。

    英語謂「那個;那;彼」的「That」,音叶來頭、
籠統、恁地、偌大、雷同、類同  類推、認得,分化出
閩南語「那(ㄋㄚ\)」、「哪(ㄉㄚ\、ㄉㄜ\)」二音。
「來者」音叶那種、例子、然則、理解、了解、瞭解、
汝曹、人群、年紀、容止、認知,與英語謂「這些」的
「These」,及謂「那些」的「Those」。「來頭」音轉
為「來者」,又音轉為「來勢」,音叶年歲、人選、遴
選、老鄉、黎庶、認識、臉形、臉色、類型、類似、那
些,及英語謂「這個」的「This」。

    英語謂「在那裏」的「There」,音叶來歷、內容
、歷歷、彔彔、碌碌、林林、犖犖、了然、人類、倫類
、蒞臨、來臨,而這些詞也都音叶「那裏」。「There
」尾音的聲母若消失就音轉為那樣、那、黎元、容顏
、人物、人兒。與箇同,「那」又音叶年庚、臉孔
、容光、人口、若干、「那個」;「」又音「ㄝ」,
「那」倒裝即是「曰若」,俗多誤以「那」作「那
位」。位,所也,非即為人之單位名。日本語「何」音
讀為「(wa)」,閩南語「奈何(ㄋㄞ ㄏㄜv或ㄉㄚ
 ㄨㄚv)」的「何」又音「ㄨㄚv」。英語表疑問的「
What(何物)?」、「When(何時)?」、「Where(何處)
?」、「Which(何者)」、「Why(何故)?」等單字,第
一個字母皆以「W」開頭,「Ho(誰)?」、「How(如何)
?」等皆以「H」開頭,前一音皆音近「何」。

    英語「它;牠(第三稱,單數,中性,主格及受格
;可指無生物,動物,有時亦指很小的小孩。)」等指
謂的「It」,音叶物體、幼童、兒童、ㄚ頭、兀的、曰
若(閩南語讀如「而第」、客家話讀如「on do」、世說
新語兩度提到的「阿堵」,猶云「那個」)等,倒裝為
動物、單位、等於、對於等,故為無生物、動物,或兒
童的指謂,分化出「也」、「牠」二音,故「蛇」從「
它」、又音「迤」。<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張)飛
把手指曰:『兀的』不是軍馬來也?註:兀的,『這個
』的意思。」中文是解讀世界語文的鎖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潛龍 的頭像
    潛龍

    古漢語的活化石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