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ㄨㄣ」的「ㄨㄣ」

    <說文>:「陂,阪也。一曰,池也。」<玉篇>:「
陂,澤鄣也。」<風俗通義>:「陂者繁也,言因下鍾水
以繁利萬物也,今陂皆以溉灌。」<書‧禹貢>:「九澤
既陂。」<禮‧月令>:「毋竭川澤,毋漉陂池。註:畜
水曰陂。」人工所構築,蓄水以灌溉,兼可養殖水產之
池塘,閩南語謂之「陂」。南臺灣沿海一帶,亦以人工
構築,非為蓄水以資灌溉,專為養殖水產之用,閩南語
謂之曰「ㄨㄣ」,俚俗擬音作「塭」,此字<康熙字典>
不載,吳登神謂除「壅」之外再無別字,然我以為當作
「」始音義俱符,且在此作一番探討:

    :<玉篇>「塞也」,<書‧洪範>:「鯀洪水。
」<廣韻>「本作垔,亦作堙。」垔:<說文>「塞也,抑
水使西流也。水性東,以土石障之從西。」堙:<類篇>
「同垔,塞也。」湮:<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鬱湮不
育。」<集韻>「塞也。又,沒水中也。」<說文>「沒也
」<爾雅‧釋詁>「落也」。垔字從西,西、襾形似,本
一形之變,<說文>:「襾,覆也。覆,蓋也。」蓋亦塞
也,謂「水性東」者謬言也!水往低處流是真。

    壅,塞也,<史記‧秦本紀>:「河決不可復壅。」
一曰,加土封也、培也,大江南道方語凡培覆根土澆灌
花草並曰壅。雍,同壅,翳也,又同擁。擁,遮也、障
也。壅水為埭曰堰,<集韻>:「,阪也,本作堰,障
水也。」<玉篇>:「,以蓄水也。」鄰近烏山頭水庫
諸村落之百姓,於水庫興建之初無不呼之為「堰埭」,
或因水庫淹沒區原有三口池塘,亦謂之「三口陂」。堰
、壅、三字均有「塞」義,音因,「恩」字從「因
」,閩南語「恩」音「ㄨㄣ」,「因仍」之「因」亦音
「ㄨㄣ」,「壅」、「堰」則無轉入此音之管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潛龍 的頭像
    潛龍

    古漢語的活化石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