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速食麵的廠商,無不都強調其產品能予人以吃
起來「Q」的口感,這個英文字母的「Q」差堪表音的字,
究竟該怎麼寫呢?會不會有音無字呢?
    閩南語形容「Q」的感覺,又說「Q 」。「」
又:「竹下切」,黏貌。既然「」有字,「Q」也應該有
字才對。<集韻>:「,相黏也。」為甚麼加個「大」
的音符,就有音「」、音「拏」的區別呢?
    「」音近「(相黏)」、「(不解也)」
、「」,<類篇>:「,蟲名,蝎也。」<篇海>:「
,蟲名。」「」、「」互為倒裝,分化出「
瀨(ㄌㄞ\)」、「獺(ㄊㄚ\)」二音。
    提到吃起來「Q」的食物,就不免令人想到「」,
<集韻>:「,音慈,稻餅也。」<篇海>:「與粢同。」
<說文>:「粢,稻餅,與餈同。」「餈」沾上砂糖、芝麻
、花生粉,就成為中秋賞月應景食品的「麻餈」,也就是
客家人所謂的「餈餔(ㄑㄧ上去 ㄅㄚ/」。
    「餈」去食加瓦為「瓷」,「瓷土」又通作「磁土
」,閩南語「磁土」的「磁」音(ㄎㄧㄨ下去)近「Q」。
「磁」字從「茲」,「」去米為「咨」,「茲」、「咨
」同音;「餈」去食為「次」,「車」音「ㄔㄜ」又音「
ㄐㄩ」,「次」音近「ㄔㄜ」、「茲」音近「ㄐㄩ」;閩
南語「車」音「ㄑㄧㄚ」又音「ㄍㄧ」,形容物堅韌說
「韌茲茲(ㄌㄨㄣ上去 ㄍㄧ下去 ㄍㄧ)」。茲通作滋,
滋者長也、益也、多也、蕃也,「茲」字之所以有堅韌
、磁性、「Q」之口感,皆源自「滋」 之訓義。
    「龜茲(西域國名)」又音「丘慈」,即今「庫車」,
唐時名「屈支」,閩南語「丘」音近「Q」。「龜茲」音
叶「庫車」、「公主」、「故舊」、「關鍵」、「庫藏
」、「姑且」,音轉為「權且」、「儲藏」、「鈐鍵(關
鍵)」、「陳舊」、「屈支」、「郡主」、「居次(匈奴
語謂公主)」等,分化出閩南語「ㄎㄧㄨ下去()」、「
ㄐㄧ下平()」、「ㄍㄧ(居)」、「ㄍㄨ(居或龜)」等
音,故「Q 」的「Q」亦即是「茲」,鄰近庫車的石
窟「克孜爾」實乃「庫車」同音之異譯。今「車」字國
語音ㄔㄜ、湘語音ㄑㄝ、客家話音ㄘㄚv、閩南語音ㄑ
ㄧㄚ,惟下象棋時無不皆讀「車」ㄐㄩ或ㄍㄧ。<篇海>:
「,音句。」<康熙字典>訓「」曰「黏也」,既然有
了這個字,閩南語「Q 」、「韌茲茲」的「Q」和「
茲」,都可以由「」字取代,惟「磁鐵」的「磁」則不
宜寫作「」也。今人既習於以「    」作「Q」,遂多讀
「    (ㄎㄧㄨ下去)」音「ㄎㄧㄨ」,此風實不可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潛龍 的頭像
    潛龍

    古漢語的活化石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