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史>三十六卷及<台灣語典>四卷的作者連雅
堂先生,於西元1878年(清光緒四年)2月17日生於台南府
寧南坊馬兵營,後於西元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6月28日
因罹患肝疾病逝於上海,享年五十九歲,是生前即已倍受
推崇的史學巨擘,也是鄉土語文的先驅。
堂先生,於西元1878年(清光緒四年)2月17日生於台南府
寧南坊馬兵營,後於西元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6月28日
因罹患肝疾病逝於上海,享年五十九歲,是生前即已倍受
推崇的史學巨擘,也是鄉土語文的先驅。
身為一個史學家,史才、史識、史德缺一不可,吳密
察先生<唐山過海的故事─台灣通史>第257頁的附註云
「鄭成功致荷蘭守將書」為連氏所杜撰,第260頁的附註
又云:「據楊雲萍教授研究,此(朱一貴起事檄)檄文為連
雅堂氏所杜撰。」縱然是個文筆縱橫無礙的大史學家,
但是為了某一目的,而不惜出之以杜撰、造假,這不能說
不是於「史德」有虧的一件事情。
察先生<唐山過海的故事─台灣通史>第257頁的附註云
「鄭成功致荷蘭守將書」為連氏所杜撰,第260頁的附註
又云:「據楊雲萍教授研究,此(朱一貴起事檄)檄文為連
雅堂氏所杜撰。」縱然是個文筆縱橫無礙的大史學家,
但是為了某一目的,而不惜出之以杜撰、造假,這不能說
不是於「史德」有虧的一件事情。
由於連先生的名氣夠大,其對台灣的影響也相對的
夠深遠,在鄉土語文尋根的工作之上,即時時浮現出其無
遠弗屆而又揮之不去的超級魔力,當然此刻是以不幸遭
連先生錯誤引用者為言,其數量之鉅幾於連篇累牘,洵非
局外人所能想像。然而,一般人卻很容易誤以為他所說
的大多是對的,很難令人願意相信,其國學基礎竟然是如
此不夠深厚的,否則所鑄造出來的錯誤不致於如此之多,
以致於其實已經大有「功不抵過」的顯然態勢,不相信
的話,且看看所列舉的這些事實吧!
夠深遠,在鄉土語文尋根的工作之上,即時時浮現出其無
遠弗屆而又揮之不去的超級魔力,當然此刻是以不幸遭
連先生錯誤引用者為言,其數量之鉅幾於連篇累牘,洵非
局外人所能想像。然而,一般人卻很容易誤以為他所說
的大多是對的,很難令人願意相信,其國學基礎竟然是如
此不夠深厚的,否則所鑄造出來的錯誤不致於如此之多,
以致於其實已經大有「功不抵過」的顯然態勢,不相信
的話,且看看所列舉的這些事實吧!
<台灣語典‧附錄一‧雅言>云:「余之研究臺灣語,
始於查甫二字,臺人謂男子曰查甫,-----所謂查甫,猶言
此男子也。-----女子有氏而無名,故曰某。-----所謂
查某,則曰此女。」「查甫」、「查某」的用字主張,並
不能十分完妥的解答中國語文學上的這一道難題。初次
研究臺灣語,就挑上這個大題目,猶如剛學會拿剃頭刀,
就碰上了個大鬍子,至今鄉土語文各界猶多承襲此誤,而
少有知其錯在何處者。所謂「女子有氏而無名」,並不
符合閩南以及臺灣的實情,流行在閩南的民間故事,例如
林默娘、陳靖姑等,不都有姓又有名嗎?<爾雅‧釋親>:
「子之妻為婦。又,女子已嫁曰婦。婦之言服也,服事於
夫也。」「某人之婦」即「某人的老婆」之意,這個時
候閩南語「婦」的讀音跟「某」是一樣的。
始於查甫二字,臺人謂男子曰查甫,-----所謂查甫,猶言
此男子也。-----女子有氏而無名,故曰某。-----所謂
查某,則曰此女。」「查甫」、「查某」的用字主張,並
不能十分完妥的解答中國語文學上的這一道難題。初次
研究臺灣語,就挑上這個大題目,猶如剛學會拿剃頭刀,
就碰上了個大鬍子,至今鄉土語文各界猶多承襲此誤,而
少有知其錯在何處者。所謂「女子有氏而無名」,並不
符合閩南以及臺灣的實情,流行在閩南的民間故事,例如
林默娘、陳靖姑等,不都有姓又有名嗎?<爾雅‧釋親>:
「子之妻為婦。又,女子已嫁曰婦。婦之言服也,服事於
夫也。」「某人之婦」即「某人的老婆」之意,這個時
候閩南語「婦」的讀音跟「某」是一樣的。
又云「臺灣量地之名曰甲,荷蘭語也,鄭氏因之,清
代沿之,至今未替。」荷蘭人的土地面積計算單位,一「
Morgen」約合臺灣農地的一甲,持此論者蓋以「甲」即
「Morgen」尾音的音譯。廣東茂名與陽春之間有八甲、
三甲,廣西的河池附近有六甲,福建省更多的是與甲有關
的地名,然而荷蘭人的勢力並不曾深入此間,難道這幾省
測地積也以甲為單位?或者,臺灣地積單位的全名實為「
甲當」或「畛甲」,而即是民間土地座落或地積的單位
名稱,而與荷蘭人的「Morgen」其實是無涉的。
代沿之,至今未替。」荷蘭人的土地面積計算單位,一「
Morgen」約合臺灣農地的一甲,持此論者蓋以「甲」即
「Morgen」尾音的音譯。廣東茂名與陽春之間有八甲、
三甲,廣西的河池附近有六甲,福建省更多的是與甲有關
的地名,然而荷蘭人的勢力並不曾深入此間,難道這幾省
測地積也以甲為單位?或者,臺灣地積單位的全名實為「
甲當」或「畛甲」,而即是民間土地座落或地積的單位
名稱,而與荷蘭人的「Morgen」其實是無涉的。
又云「甲萬形如櫃而小,有木製、鐵製二種,極堅牢
,為收藏珍寶契卷之用。此語傳自歐洲,閱今幾三百年,
復由日本而入臺灣。」此所謂「甲萬」實乃早期由中國
輸出至於日本,復由日本輸入臺灣之「夾板」是也,這涉
及了「書包」與「戰船」:(一)梁祝電影中,吾人所見到
由僕人用扁擔挑著的書擔,就是由夾板組合而成的,有人
利用這種夾板送飯菜,也十分的理想。(二)明末清初時,
通稱荷蘭人之戰船為「夾板」船,音近緬甸沙壟人一種
用藤織成呼為「迦板」的一種藤船,與大佳臘盆地原住
民謂獨木舟的「蟒甲」或「艋舺」、吳人謂舟的「舽舡
」互為倒裝,「甲板」一名與「夾板」應有關聯。若謂
臺北之艋舺與原住民獨木舟之指謂同音則可,惟<台灣語
典>謂地名艋舺之語源出於番語之獨木舟則不可!<語典>
又云荷蘭語之存於臺灣文獻者,尚有「甲螺」一語,其實
有「甲螺」之設者乃是日本,不得與「甲必丹」相混。
,為收藏珍寶契卷之用。此語傳自歐洲,閱今幾三百年,
復由日本而入臺灣。」此所謂「甲萬」實乃早期由中國
輸出至於日本,復由日本輸入臺灣之「夾板」是也,這涉
及了「書包」與「戰船」:(一)梁祝電影中,吾人所見到
由僕人用扁擔挑著的書擔,就是由夾板組合而成的,有人
利用這種夾板送飯菜,也十分的理想。(二)明末清初時,
通稱荷蘭人之戰船為「夾板」船,音近緬甸沙壟人一種
用藤織成呼為「迦板」的一種藤船,與大佳臘盆地原住
民謂獨木舟的「蟒甲」或「艋舺」、吳人謂舟的「舽舡
」互為倒裝,「甲板」一名與「夾板」應有關聯。若謂
臺北之艋舺與原住民獨木舟之指謂同音則可,惟<台灣語
典>謂地名艋舺之語源出於番語之獨木舟則不可!<語典>
又云荷蘭語之存於臺灣文獻者,尚有「甲螺」一語,其實
有「甲螺」之設者乃是日本,不得與「甲必丹」相混。
又云:「臺灣之羨字,番語也。-----若夫林投之樹
、籃茇之果,亦番語也。」此外,「麻薩末,番語也,一名
國姓魚。」,又云:「澎湖之將軍澳,為隋代陳稜駐師之
地。恆春之統領埔,為鄭氏將卒屯田之域。新竹之紅毛
港,為荷蘭人艤舟之所。」所論多出自於臆測,一見紅毛
二字即謂與荷蘭人有關,若彰化田中舊有「大紅毛社」,
將謂荷蘭人之大本營乎?澎湖之所以有將軍澳者,與臺南
縣的將軍鄉、雲林縣斗南鎮的將軍,皆得自於原住民社
名的音譯,牽強附會最是無謂。「林投」即是「梛纛」
、「籃茇」應作「楉桲」,是皆典型之漢語;「麻薩末」
(麻虱目)者形容其魚苗之「微細」,非番語也;俗語謂大
腿內側胲邊淋巴腺發炎曰「生兒」,檬果實形狀有
以似之,因以得名,卻全然與番語無關也。
、籃茇之果,亦番語也。」此外,「麻薩末,番語也,一名
國姓魚。」,又云:「澎湖之將軍澳,為隋代陳稜駐師之
地。恆春之統領埔,為鄭氏將卒屯田之域。新竹之紅毛
港,為荷蘭人艤舟之所。」所論多出自於臆測,一見紅毛
二字即謂與荷蘭人有關,若彰化田中舊有「大紅毛社」,
將謂荷蘭人之大本營乎?澎湖之所以有將軍澳者,與臺南
縣的將軍鄉、雲林縣斗南鎮的將軍,皆得自於原住民社
名的音譯,牽強附會最是無謂。「林投」即是「梛纛」
、「籃茇」應作「楉桲」,是皆典型之漢語;「麻薩末」
(麻虱目)者形容其魚苗之「微細」,非番語也;俗語謂大
腿內側胲邊淋巴腺發炎曰「生兒」,檬果實形狀有
以似之,因以得名,卻全然與番語無關也。
又云:「臺灣有特別之語,而與諸夏不同者,臺人謂
畜生曰清生、犬曰覺羅、豕曰胡亞,覺羅氏以東胡之族,
入主中國,建號曰清,我延平郡王起而逐之,視如犬豕。
」以上所言,全非事實。<說文>:「圊,廁清也。徐鍇曰:
廁古謂之清者,言污穢常當清除也。」畜牲的住所,透過
主人的清洗以維持潔淨,故又謂畜牲曰圊牲也!閩南語「
覺羅」音叶「狗戾」,倒裝為「哴吭(吹貌)」、「狼狗
」,分化出狼、狗二音。<山海經>:「竹山有獸,其狀如
豚,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臺灣民間習謂豬音
近「胡亞」曰「豪兒」,無關乎人也!
畜生曰清生、犬曰覺羅、豕曰胡亞,覺羅氏以東胡之族,
入主中國,建號曰清,我延平郡王起而逐之,視如犬豕。
」以上所言,全非事實。<說文>:「圊,廁清也。徐鍇曰:
廁古謂之清者,言污穢常當清除也。」畜牲的住所,透過
主人的清洗以維持潔淨,故又謂畜牲曰圊牲也!閩南語「
覺羅」音叶「狗戾」,倒裝為「哴吭(吹貌)」、「狼狗
」,分化出狼、狗二音。<山海經>:「竹山有獸,其狀如
豚,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臺灣民間習謂豬音
近「胡亞」曰「豪兒」,無關乎人也!
<台灣語典>中,更多的即是漢字用字的錯誤,而其數
量之鉅尤足可驚!完全超乎想像之外。觀其率爾操觚,除
非將稽考視為苦差事,或者對鄉土語文的認識根本就有
偏差,否則怎會荒唐至可笑的程度呢?如:<說文>:「恁。
徐鍇曰:俗言如此也。」「恁」字何嘗有「汝等」之義?
又如:「阮」字為山名、關名、國名、姓也,豈有「我等
」之義?又云「厝,置也,引申為居;兜,圍也,引申為聚。
」厝同措,本古錯字,自從被連雅堂誤拿來作為居家的指
謂,整個臺灣就沿襲其誤以迄現在,不只棺木放置之處所
與人民之居所混淆不清,連帶的一些特別強調聚落型態
的地名也都將錯就錯,這一段所談到的都是一些最不好
的不良影響。「聚」又居也、邑落也,<史記‧五帝紀>:
「一年而所居成聚。註:聚,謂村落也。」<廣韻>:「陬,
聚居也。」鳥巢謂之「菆」,人民之居所謂之「陬」,若
邑落則謂之「聚」,用字實不難稽考。兜與頭同義,何得
引申為聚?兜音近度,宅又通作度,<爾雅‧釋言>:「宅,
居也。疏:謂居處也。」閩南語「宅」又音近「兜」,故
「翟」又音「ㄉㄧ/」,非別謂之兜也!
量之鉅尤足可驚!完全超乎想像之外。觀其率爾操觚,除
非將稽考視為苦差事,或者對鄉土語文的認識根本就有
偏差,否則怎會荒唐至可笑的程度呢?如:<說文>:「恁。
徐鍇曰:俗言如此也。」「恁」字何嘗有「汝等」之義?
又如:「阮」字為山名、關名、國名、姓也,豈有「我等
」之義?又云「厝,置也,引申為居;兜,圍也,引申為聚。
」厝同措,本古錯字,自從被連雅堂誤拿來作為居家的指
謂,整個臺灣就沿襲其誤以迄現在,不只棺木放置之處所
與人民之居所混淆不清,連帶的一些特別強調聚落型態
的地名也都將錯就錯,這一段所談到的都是一些最不好
的不良影響。「聚」又居也、邑落也,<史記‧五帝紀>:
「一年而所居成聚。註:聚,謂村落也。」<廣韻>:「陬,
聚居也。」鳥巢謂之「菆」,人民之居所謂之「陬」,若
邑落則謂之「聚」,用字實不難稽考。兜與頭同義,何得
引申為聚?兜音近度,宅又通作度,<爾雅‧釋言>:「宅,
居也。疏:謂居處也。」閩南語「宅」又音近「兜」,故
「翟」又音「ㄉㄧ/」,非別謂之兜也!
其所謂「即搭」實即「此躅」也,其所謂「或位」
實即「彼位」也,其所謂「幼曰呰、弱曰」實應作「
幼曰稚、弱曰荏」也。彼云「臺人謂拾曰卻、謂迾曰遮
」,其實臺人謂「拾」曰「舉」,而音近「卻」也!<後漢
書‧輿服志>:「張弓帶鞬,遮迾出入。」「遮趔」本是
一句聯綿詞,故「謂趔曰遮」、「謂遮曰趔」均無不可,
不須在這些地方作文章。又云:「臺人謂阿諛曰阿老,謂
庶羞曰庶秀。」,彼所謂「庶羞」者實即「噬」之誤
也;彼所謂「阿老」者實應作「阿諛」也。又舉「都好
之呼誅好」為例,云為中土正音,不知閩南語「適好」即
讀若「都好」也;又舉「佗去」一語,附會以「艸居患它
」之語,實則此乃閩南語「哪去」之音讀也。
實即「彼位」也,其所謂「幼曰呰、弱曰」實應作「
幼曰稚、弱曰荏」也。彼云「臺人謂拾曰卻、謂迾曰遮
」,其實臺人謂「拾」曰「舉」,而音近「卻」也!<後漢
書‧輿服志>:「張弓帶鞬,遮迾出入。」「遮趔」本是
一句聯綿詞,故「謂趔曰遮」、「謂遮曰趔」均無不可,
不須在這些地方作文章。又云:「臺人謂阿諛曰阿老,謂
庶羞曰庶秀。」,彼所謂「庶羞」者實即「噬」之誤
也;彼所謂「阿老」者實應作「阿諛」也。又舉「都好
之呼誅好」為例,云為中土正音,不知閩南語「適好」即
讀若「都好」也;又舉「佗去」一語,附會以「艸居患它
」之語,實則此乃閩南語「哪去」之音讀也。
<說文長箋>云:「同忽。」連先生竟以「」作
「不」字解,所謂「濟囝認窮」的「」,倒不如作「
弗」猶能音義兼顧。連先生又昧於閩南語「的」字的讀
音,找來「語有所稽」的「兮」,如「賣瓷兮食缺,織席
兮困椅」,及「赤腳兮鹿,穿鞋兮食肉」等,形成極怪
的句型,其實這個時候的閩南語用字除「的」外,再無他
字可以取代,「」亦為「逽」之誤。「雅言」中所加
的按語云:「臺語善曰爻,要曰」、「臺語謂賭曰拔繳
」、「臺語僂背曰隱龜」等,很難令人相信出自連先生
的主張,實則「爻」者「愈」之誤也;「」者「覕」之
誤也;「拔繳」者「博局」之誤也;「隱龜」者「傴佝」
之誤也,稍具鑒識能力的人即可研判孰是孰非,若「」
字在<康熙字典>中實「查無此字」也!
「不」字解,所謂「濟囝認窮」的「」,倒不如作「
弗」猶能音義兼顧。連先生又昧於閩南語「的」字的讀
音,找來「語有所稽」的「兮」,如「賣瓷兮食缺,織席
兮困椅」,及「赤腳兮鹿,穿鞋兮食肉」等,形成極怪
的句型,其實這個時候的閩南語用字除「的」外,再無他
字可以取代,「」亦為「逽」之誤。「雅言」中所加
的按語云:「臺語善曰爻,要曰」、「臺語謂賭曰拔繳
」、「臺語僂背曰隱龜」等,很難令人相信出自連先生
的主張,實則「爻」者「愈」之誤也;「」者「覕」之
誤也;「拔繳」者「博局」之誤也;「隱龜」者「傴佝」
之誤也,稍具鑒識能力的人即可研判孰是孰非,若「」
字在<康熙字典>中實「查無此字」也!
其所謂「借人死,借人生」者,應改作「覕借人
死,弗借人生」;其所謂「參生疥兮像床,參痾兮
對門」者,當改作「覕參生疥的上床,不參癘的對門」
為是;其所謂「會過祖,昧過某」者,本應作「會遺祖,蔑
遺婦」也;其所謂「未食午節,破裘甘放」者,本應
作「未食午節,破裘弗甘放」也;其所謂「會生根,昧
發葉」者,實應作「會生根,蔑發葉」也;其所謂「林道
乾鑄銃撲家治」者,實應作「林道乾鑄銃該己」也;其
所謂「三更起大厝,四更拆無赴」者,實應作「三更起大
陬,四更拆蔑赴」也;其所謂「死護人」者,實應作
「覕死扈人屠」也;其所謂「天公那有報,眾神藉敢報」
者,實應作「天公若有報,眾神才敢報」也。
死,弗借人生」;其所謂「參生疥兮像床,參痾兮
對門」者,當改作「覕參生疥的上床,不參癘的對門」
為是;其所謂「會過祖,昧過某」者,本應作「會遺祖,蔑
遺婦」也;其所謂「未食午節,破裘甘放」者,本應
作「未食午節,破裘弗甘放」也;其所謂「會生根,昧
發葉」者,實應作「會生根,蔑發葉」也;其所謂「林道
乾鑄銃撲家治」者,實應作「林道乾鑄銃該己」也;其
所謂「三更起大厝,四更拆無赴」者,實應作「三更起大
陬,四更拆蔑赴」也;其所謂「死護人」者,實應作
「覕死扈人屠」也;其所謂「天公那有報,眾神藉敢報」
者,實應作「天公若有報,眾神才敢報」也。
其於該用「得」處,常誤用「著」字,如所謂「日出
也著備雨來糧」,實應作「日出也得備雨來糧」;又如所
謂「作雞著掅,作人著秉」,其掅、秉兩字均只是記音,
身為一個鄉土語文用字尋根的工作者,這種作風不但是
違背良心,也是對鄉土語文的一種傷害!其實這句俗諺應
寫作「做雞得筅,做人得翻(拚)」才對。至於「臺人謂
宰殺曰,而俗作」、「謂緩行曰,而俗作」,也
是信手捻來的用字,與徐同通作舒,雖有遲緩閒散安穩
伸展等義,「緩行」卻仍須由「」字來擔綱;「」字
從「台」,致一般人易誤以其作為閩南語的「屠」,「殺
」字從殳而殳加為投,「殺」字亦可由「屠」得音,然
終用不上「」字,「」音機、音祈、音潰、音儈,勉
強可作「割」用,不知連先生為何以此字作屠用?「臺人
謂事之未成曰猶未晞哈」、「又有加禮連鑼一語謂事尚
未就」的晞哈宜作熙嗃,加禮連鑼宜作傀儡嗹嘍。
也著備雨來糧」,實應作「日出也得備雨來糧」;又如所
謂「作雞著掅,作人著秉」,其掅、秉兩字均只是記音,
身為一個鄉土語文用字尋根的工作者,這種作風不但是
違背良心,也是對鄉土語文的一種傷害!其實這句俗諺應
寫作「做雞得筅,做人得翻(拚)」才對。至於「臺人謂
宰殺曰,而俗作」、「謂緩行曰,而俗作」,也
是信手捻來的用字,與徐同通作舒,雖有遲緩閒散安穩
伸展等義,「緩行」卻仍須由「」字來擔綱;「」字
從「台」,致一般人易誤以其作為閩南語的「屠」,「殺
」字從殳而殳加為投,「殺」字亦可由「屠」得音,然
終用不上「」字,「」音機、音祈、音潰、音儈,勉
強可作「割」用,不知連先生為何以此字作屠用?「臺人
謂事之未成曰猶未晞哈」、「又有加禮連鑼一語謂事尚
未就」的晞哈宜作熙嗃,加禮連鑼宜作傀儡嗹嘍。
又舉里諺曰:「做惡做毒,騎馬咯嘓」,此末句宜作
「騎馬騾騍」;又舉俗諺「客人請人客,對頭對作對頭」
為例,其實末句宜作「遂頭對作對頭」。<台灣語典>四
卷中,卷一所舉用字為單字,卷二至卷四所舉為上下兩字
的辭,有不少並不存活於目前閩南語中,這些本文中不想
涉及,本文主要針對錯誤的用字,單在這一方面的數目已
經不少,以下且由兩字的提起,再以單字的收尾:
「騎馬騾騍」;又舉俗諺「客人請人客,對頭對作對頭」
為例,其實末句宜作「遂頭對作對頭」。<台灣語典>四
卷中,卷一所舉用字為單字,卷二至卷四所舉為上下兩字
的辭,有不少並不存活於目前閩南語中,這些本文中不想
涉及,本文主要針對錯誤的用字,單在這一方面的數目已
經不少,以下且由兩字的提起,再以單字的收尾:
「佗去」者「哪去」之誤也、「要未」者「猶未」
之誤也、「物舉」者「不過」之誤也、「惹定」者「爾
耳」之誤也、「敢採」者「欠裁」之誤也、「者久」以
作「茲久」為佳、「什沒」者「甚麼」之誤也、「甚貨
」者「甚何」之誤也、「即兮」或「者兮」者「茲」
或「此」之誤也、「安仍」者「焉爾」之誤也、「藉
會」者「才會」之誤也、「即款」者「這款」之誤也、
「仍然」者「因仍」之誤也、「免」者「務免」之誤
也、「都好」者「適好」之誤也、「嶄然」者「誠然」
之誤也、「敢是」者「是」之誤也、「底時」者「哪
時」之誤也、「今嗎」者「眨目」之誤也、「打即」者
「適者」之誤也、「盈昏」者「下昏」之誤也、「者久
」者「此刻」之誤也、「也久」者「彼久」之誤也、「
永擺」者「穎回」之誤也、「步頻」者「普凡」之誤也
、「年兜」者「年度」之誤也、「攏總」之「攏」應改
作「」、「料峭」者「嫽」之誤也。
之誤也、「物舉」者「不過」之誤也、「惹定」者「爾
耳」之誤也、「敢採」者「欠裁」之誤也、「者久」以
作「茲久」為佳、「什沒」者「甚麼」之誤也、「甚貨
」者「甚何」之誤也、「即兮」或「者兮」者「茲」
或「此」之誤也、「安仍」者「焉爾」之誤也、「藉
會」者「才會」之誤也、「即款」者「這款」之誤也、
「仍然」者「因仍」之誤也、「免」者「務免」之誤
也、「都好」者「適好」之誤也、「嶄然」者「誠然」
之誤也、「敢是」者「是」之誤也、「底時」者「哪
時」之誤也、「今嗎」者「眨目」之誤也、「打即」者
「適者」之誤也、「盈昏」者「下昏」之誤也、「者久
」者「此刻」之誤也、「也久」者「彼久」之誤也、「
永擺」者「穎回」之誤也、「步頻」者「普凡」之誤也
、「年兜」者「年度」之誤也、「攏總」之「攏」應改
作「」、「料峭」者「嫽」之誤也。
「佳睡」或「假睡」者「瞌睡」之誤也、「椓居」
者「盹劬」之誤也、「陷眠」者「」之誤也、「遣
損」者「厭勝」之誤也、「繫願」者「祈願」之誤也、
「作叩」者「作徼」之誤也、「拔杯」者「卜桮」之誤
也、「倍墓」以作「培墓」為正也、「耏面」者「挽面
」之誤也、「拔繳」者「博局」之誤也、「對會」者「
隨會」之誤也、「好額」者「富饒」之誤也、云有「利
市」之義的「交易」實「絡繹」之誤也、「據在」者「
厥在」之誤也、「不黨」者「不」之誤也、「罔度」
者「勉度」之誤也、「偌大」者「若大」之誤也、「襯
采」者「稱采」之誤也、「澆韶」者「枵肖」之誤也、
「鄙相」者「譬肖」之誤也、「著癠」者「著庛」之誤
也、「艱計」者「艱拮」之誤也、「食虧」從俗作「吃
虧」可也、「大」者「大獃」之誤也、「空憨」者「
倥憨」之誤也、「墊微」者「湛」之誤也、「墊空」
者「蟄孔」之誤也、「生腐」者「生殕」之誤也、「押
煞」者「押束」之誤也、「釐拉」者「離摟」之誤也、
「釘行」者「虰蛵」之誤也、「徼幸」者「僥倖」之誤
也、「邀疑」者「蹺疑」之誤也、「敢甲」者「韰惈」
之誤也、「窮體」者「更替」之誤也、「煞拍」者「勢
派」之誤也、「厚話」者「夥話」之誤也、「秋」者
「」之誤也、「傍壁」者「碰壁」之誤也、「面
」者「悖面」之誤也、「空」者「塞孔」之誤也、「
連鞭」者「目」之誤又音轉為「連忙」也、「慢者」
者「慢趄」之誤也、「猛力」者「敏銳」之誤也、「放
伴」者「傍伴」之誤也、「滾笑」者「翫笑」之誤也、
「生混」者「生份」之誤也、「熟事」者「熟識」之誤
也、「切心」者「眥心」之誤也、「歹勢」者「卑勢」
之誤也、「好賢」者「好閒」之誤也、「鬥水」者「鬥
娞()」之誤也、「菁膏」者「癡豪」之誤也、「討債
」者「汰侈」之誤也、「奢樣」者「崢嶸」之誤也、「
趁食」者「賺食」之誤也、「篡錢」者「賺錢」之誤也
、「爽勢」者「爽脆」之誤也、「慣試」者「慣習」之
誤也、「刁致」者「挑致」或「特地」之誤也、「弄站
」者「闌站」之誤也、「受債」者「受濟」之誤也、「
庶羞」者「噬」之誤也、「鮮臊」者「腥臊」或「膳
羞」之誤也,以上為卷二的部份。
者「盹劬」之誤也、「陷眠」者「」之誤也、「遣
損」者「厭勝」之誤也、「繫願」者「祈願」之誤也、
「作叩」者「作徼」之誤也、「拔杯」者「卜桮」之誤
也、「倍墓」以作「培墓」為正也、「耏面」者「挽面
」之誤也、「拔繳」者「博局」之誤也、「對會」者「
隨會」之誤也、「好額」者「富饒」之誤也、云有「利
市」之義的「交易」實「絡繹」之誤也、「據在」者「
厥在」之誤也、「不黨」者「不」之誤也、「罔度」
者「勉度」之誤也、「偌大」者「若大」之誤也、「襯
采」者「稱采」之誤也、「澆韶」者「枵肖」之誤也、
「鄙相」者「譬肖」之誤也、「著癠」者「著庛」之誤
也、「艱計」者「艱拮」之誤也、「食虧」從俗作「吃
虧」可也、「大」者「大獃」之誤也、「空憨」者「
倥憨」之誤也、「墊微」者「湛」之誤也、「墊空」
者「蟄孔」之誤也、「生腐」者「生殕」之誤也、「押
煞」者「押束」之誤也、「釐拉」者「離摟」之誤也、
「釘行」者「虰蛵」之誤也、「徼幸」者「僥倖」之誤
也、「邀疑」者「蹺疑」之誤也、「敢甲」者「韰惈」
之誤也、「窮體」者「更替」之誤也、「煞拍」者「勢
派」之誤也、「厚話」者「夥話」之誤也、「秋」者
「」之誤也、「傍壁」者「碰壁」之誤也、「面
」者「悖面」之誤也、「空」者「塞孔」之誤也、「
連鞭」者「目」之誤又音轉為「連忙」也、「慢者」
者「慢趄」之誤也、「猛力」者「敏銳」之誤也、「放
伴」者「傍伴」之誤也、「滾笑」者「翫笑」之誤也、
「生混」者「生份」之誤也、「熟事」者「熟識」之誤
也、「切心」者「眥心」之誤也、「歹勢」者「卑勢」
之誤也、「好賢」者「好閒」之誤也、「鬥水」者「鬥
娞()」之誤也、「菁膏」者「癡豪」之誤也、「討債
」者「汰侈」之誤也、「奢樣」者「崢嶸」之誤也、「
趁食」者「賺食」之誤也、「篡錢」者「賺錢」之誤也
、「爽勢」者「爽脆」之誤也、「慣試」者「慣習」之
誤也、「刁致」者「挑致」或「特地」之誤也、「弄站
」者「闌站」之誤也、「受債」者「受濟」之誤也、「
庶羞」者「噬」之誤也、「鮮臊」者「腥臊」或「膳
羞」之誤也,以上為卷二的部份。
「查甫」者「丈夫」之誤也、「查某」者「諸婦」
或「姹婦」之誤也、「公媽」者「公嬤」之誤也、「翁
某」者「卬婦」之誤也、「同事」者「同姒」之誤也、
「大官」者「官」之誤也、「大家」者「姑」之誤
也、「私家」者「私企」之誤也、「家治」者「該己」
之誤也、「家婆」者「街報」之誤也、「壓地」者「抵
貸」之誤也、「禪雨」者「憚雨」之誤也、「騎秋」者
「立秋」之誤也、「司阜」者從俗作「司傅」可也、「
番割」者「番儈」之誤也、「王祿」者「鸚螺」之誤也
、「貓頭」者「媌頭」之誤也、「緣投」者「英卓」之
誤也、「庫神」者「怐眩」之誤也、「癡哥」者「癡豪
」之誤也、「戇宋」者「戇」之誤也、「訬」者「
」之誤也、「鹿」之「」實「逽」之誤也、「
絿筋」者「逑筋」之誤也、「扐」者「拏稜」之誤也
、「隱龜」者「傴佝」之誤也、「牛牪」者「牛軋」之
誤也、「甲萬」者「夾板」之誤也、「猙生」者「圊牲
」之誤也、「搰力」者「力」之誤也、「凍酸」者「
凍霜」之誤也、「死酸」者「徐遜」之誤也、「相撲」
者「相」之誤也、「偌盈」者「若閒」之誤也、「罔
撈」者「勉撈」之誤也、「樂天」者「獺」之誤也、
「樂盈」者「閒」之誤也、「鬥空」者「投款」之誤
也、「走」者「走」之誤也、「激猾」者「激詭」
之誤也、「污儒」者「迂儒」之誤也、「擔閣」者「擔
擱」之誤也、「拗鬱」者「抑鬱」之誤也、「撓靳」者
「靳」之誤也、「下作」者「下皁」之誤也、「青狂
」者「倉」之誤也、「粗粕」者「粗朴」之誤也、「
扐猴」者「挐猴」之誤也、「扐」之「」蓋「孌」
之誤也、「阿諛」者「譽揄」之誤也、「反梟」者「反
撓(橈)」之誤也,以上為卷三的部份。
或「姹婦」之誤也、「公媽」者「公嬤」之誤也、「翁
某」者「卬婦」之誤也、「同事」者「同姒」之誤也、
「大官」者「官」之誤也、「大家」者「姑」之誤
也、「私家」者「私企」之誤也、「家治」者「該己」
之誤也、「家婆」者「街報」之誤也、「壓地」者「抵
貸」之誤也、「禪雨」者「憚雨」之誤也、「騎秋」者
「立秋」之誤也、「司阜」者從俗作「司傅」可也、「
番割」者「番儈」之誤也、「王祿」者「鸚螺」之誤也
、「貓頭」者「媌頭」之誤也、「緣投」者「英卓」之
誤也、「庫神」者「怐眩」之誤也、「癡哥」者「癡豪
」之誤也、「戇宋」者「戇」之誤也、「訬」者「
」之誤也、「鹿」之「」實「逽」之誤也、「
絿筋」者「逑筋」之誤也、「扐」者「拏稜」之誤也
、「隱龜」者「傴佝」之誤也、「牛牪」者「牛軋」之
誤也、「甲萬」者「夾板」之誤也、「猙生」者「圊牲
」之誤也、「搰力」者「力」之誤也、「凍酸」者「
凍霜」之誤也、「死酸」者「徐遜」之誤也、「相撲」
者「相」之誤也、「偌盈」者「若閒」之誤也、「罔
撈」者「勉撈」之誤也、「樂天」者「獺」之誤也、
「樂盈」者「閒」之誤也、「鬥空」者「投款」之誤
也、「走」者「走」之誤也、「激猾」者「激詭」
之誤也、「污儒」者「迂儒」之誤也、「擔閣」者「擔
擱」之誤也、「拗鬱」者「抑鬱」之誤也、「撓靳」者
「靳」之誤也、「下作」者「下皁」之誤也、「青狂
」者「倉」之誤也、「粗粕」者「粗朴」之誤也、「
扐猴」者「挐猴」之誤也、「扐」之「」蓋「孌」
之誤也、「阿諛」者「譽揄」之誤也、「反梟」者「反
撓(橈)」之誤也,以上為卷三的部份。
「載志」者「蔕蒂」之誤也、「影蹟」者「影跡」
之誤也、「功課」者「工課」之誤也、「本底」者「本
迪」之誤也、「辨勢」者「辦勢」之誤也、「秉變」者
「變」之誤也、「返倒」者「轉倒」之誤也、「系置
」者「下置」之誤也、「荒騷」者「風騷」之誤也、「
走綴」者「走差」之誤也、「」者「雜涉」之誤也
、「消透」者「消」或「消」之誤也、「跋倒」者
「踣倒」之誤也、「跂泅」者「揭泅」或「泅」之誤
也、「漠涅」者「模擬」之誤也、「張遲」者「張」
之誤也、「濫糝」者「濫儳」之誤也、「拉颯」或「垃
圾」者「擸」之誤也、「妥帖」者「妥貼」之誤也、
「訬鬧」者「吵鬧」之誤也、「盤」者「奢媻」之誤
也、「婆娑」者「褒」之誤也、「姑成」者「求成」
之誤也、「向望」者「仰望」之誤也、「蹧躂」者「蹧
踏」之誤也、「攏幫」者「伴侶」之倒裝也、「打揲」
從俗作「打疊」可也、「蓋」者「蓋」之誤也、「
「穢稅」者「猥穢」之誤也、「挨推」者「諉推」之誤
也、「連迴」者「漣洄」之誤也、「膠葛」者「糾葛」
之誤也、「迷賴」者「勉努」之誤也、「蹺」者「蹺
蹊」之誤也、「答颯」者「()」之誤也、「握齱
」者「齷齪」或「促」之誤也、「抄籍」者「酬酢」
之誤也、「斬截」者「站節」之誤也、形容完美之「莊
嚴」者「十合」之誤也、「格撾」者「乖皋」之誤也、
「縕吞」者「鵪鶉」之誤也、「沙颯」者「沙」之誤
也、「爛」者「懶爛」或「」之誤也、「鬱卒」
者「鬱」或「苑」之誤也、「品榜」者「馮嗙」之
誤也、「訕嘲」者「訕誚」之誤也、「勞嘈」者「囉嗦
」之誤也、「穿刺」者「壯刺」之誤也、「飄瞥」者「
漂撇」之誤也、「麗都」者「厲斗」之誤也、「嫩弱」
從俗作「軟弱」可也、「彭亨」仍以作「膨脝」為妥、
「漢漫」仍以作「頇顢」為妥、「乾渴」者「艱竭」之
誤也、「博譎」者「博傑」之誤也、「精英」從俗作「
菁英」可也、「懶怠」者「懶弛」之誤也、「笨憚」者
「煩憚」之誤也、「鏖糟」者「腌臢」之誤也、「搖擺
」者「枵擺」之誤也、「敁垛」者「敁敪」之誤也、「
瘦削」者「瘦」之誤也、「幼呰」者「幼稚」之誤也
、「臭腐」者「臭殕」之誤也、「亞霸」者「惡霸」之
誤也、「紐扐」者「流如」之誤也、「埌壙」者「
」或「閬閎」之誤也,以上為卷四的部份。
之誤也、「功課」者「工課」之誤也、「本底」者「本
迪」之誤也、「辨勢」者「辦勢」之誤也、「秉變」者
「變」之誤也、「返倒」者「轉倒」之誤也、「系置
」者「下置」之誤也、「荒騷」者「風騷」之誤也、「
走綴」者「走差」之誤也、「」者「雜涉」之誤也
、「消透」者「消」或「消」之誤也、「跋倒」者
「踣倒」之誤也、「跂泅」者「揭泅」或「泅」之誤
也、「漠涅」者「模擬」之誤也、「張遲」者「張」
之誤也、「濫糝」者「濫儳」之誤也、「拉颯」或「垃
圾」者「擸」之誤也、「妥帖」者「妥貼」之誤也、
「訬鬧」者「吵鬧」之誤也、「盤」者「奢媻」之誤
也、「婆娑」者「褒」之誤也、「姑成」者「求成」
之誤也、「向望」者「仰望」之誤也、「蹧躂」者「蹧
踏」之誤也、「攏幫」者「伴侶」之倒裝也、「打揲」
從俗作「打疊」可也、「蓋」者「蓋」之誤也、「
「穢稅」者「猥穢」之誤也、「挨推」者「諉推」之誤
也、「連迴」者「漣洄」之誤也、「膠葛」者「糾葛」
之誤也、「迷賴」者「勉努」之誤也、「蹺」者「蹺
蹊」之誤也、「答颯」者「()」之誤也、「握齱
」者「齷齪」或「促」之誤也、「抄籍」者「酬酢」
之誤也、「斬截」者「站節」之誤也、形容完美之「莊
嚴」者「十合」之誤也、「格撾」者「乖皋」之誤也、
「縕吞」者「鵪鶉」之誤也、「沙颯」者「沙」之誤
也、「爛」者「懶爛」或「」之誤也、「鬱卒」
者「鬱」或「苑」之誤也、「品榜」者「馮嗙」之
誤也、「訕嘲」者「訕誚」之誤也、「勞嘈」者「囉嗦
」之誤也、「穿刺」者「壯刺」之誤也、「飄瞥」者「
漂撇」之誤也、「麗都」者「厲斗」之誤也、「嫩弱」
從俗作「軟弱」可也、「彭亨」仍以作「膨脝」為妥、
「漢漫」仍以作「頇顢」為妥、「乾渴」者「艱竭」之
誤也、「博譎」者「博傑」之誤也、「精英」從俗作「
菁英」可也、「懶怠」者「懶弛」之誤也、「笨憚」者
「煩憚」之誤也、「鏖糟」者「腌臢」之誤也、「搖擺
」者「枵擺」之誤也、「敁垛」者「敁敪」之誤也、「
瘦削」者「瘦」之誤也、「幼呰」者「幼稚」之誤也
、「臭腐」者「臭殕」之誤也、「亞霸」者「惡霸」之
誤也、「紐扐」者「流如」之誤也、「埌壙」者「
」或「閬閎」之誤也,以上為卷四的部份。
卷一單字的部份,「阮」為「元」之誤、「恁」為
「令」或「乃」之誤、「咿」為「尹」之誤、「咱」為
「」之誤、「者大」之「者」為「茲」之誤、音「ㄏ
ㄧㄚ」之「也」也實「彼」之誤、所謂不定辭的「或」
實「遐」之誤、所謂假借為「此」的「即」實「茲」之
誤、「佗」為「哪」之誤、「兮」不得取代「的」也、
閩南語之「個」作「」非「兮」也、「仔」為「兒」
或「子」之誤、「偌」並未與「若」通、「敢」乃「
」之誤、「罔」為「勉」之誤、「的」為「得」之誤、
「拉」為「了(啦)」之誤、「」為「不」之誤、「
」為「覕」或「俾」之誤、「煞」為「息」或「遂」或
「卒」之誤、「著」為「得」之誤、「」為「」之
誤、「」為「」之誤、「呰」為「稚」之誤、「梗
」從俗作「硬」可也、「冇」為「秕」之誤、「繫」為
「下」之誤、「」為「塞」之誤、「稽」為「劌」之
誤、「峇」為「密」之誤、「瀏」為「溜」之誤、「
」字為「勼」或「」之誤、「墊」為「湛」之誤、「
牴」為「抵」之誤、「偶」為「協」之誤、「八」為「
別」之誤、「約」為「臆」之誤、「護」為「與」或「
予」之誤、「卻」為「舉」之誤、「扑」為「」之誤
、「汰」為「殆」之誤、「倪」為「睚」之誤、猶輟之
「弄」為「闌」之誤、難也之惡為「迂」之誤、「揭」
為「丮」之誤、「極」為「卬」之誤、「澹」為「」
之誤、「善」為「勯」之誤、「譟」為「」之誤、「
喊」為「譁」之誤、「彈」為「陳」之誤、「瞀」為「
數」之誤、「攝」與「逆」皆「睨」之誤也、「成」為
「妝」之誤、「瞵」為「睨」或「眼」之誤也、「」
為「眣」之誤、「契」為「闔」之誤、「」為「」
或「」或「揲」等之誤、「秉」為「」之誤、「翼
」為「擛」之誤、「爬」為「杷」之誤、「扐」為「拏
」之誤、「」為「屠」之誤、「剉」為「斮」或「斫
」之誤、「撲」為「」之誤、「抉」或「摑」為「
」或「」之誤、「扭」為「糾」之誤。
「令」或「乃」之誤、「咿」為「尹」之誤、「咱」為
「」之誤、「者大」之「者」為「茲」之誤、音「ㄏ
ㄧㄚ」之「也」也實「彼」之誤、所謂不定辭的「或」
實「遐」之誤、所謂假借為「此」的「即」實「茲」之
誤、「佗」為「哪」之誤、「兮」不得取代「的」也、
閩南語之「個」作「」非「兮」也、「仔」為「兒」
或「子」之誤、「偌」並未與「若」通、「敢」乃「
」之誤、「罔」為「勉」之誤、「的」為「得」之誤、
「拉」為「了(啦)」之誤、「」為「不」之誤、「
」為「覕」或「俾」之誤、「煞」為「息」或「遂」或
「卒」之誤、「著」為「得」之誤、「」為「」之
誤、「」為「」之誤、「呰」為「稚」之誤、「梗
」從俗作「硬」可也、「冇」為「秕」之誤、「繫」為
「下」之誤、「」為「塞」之誤、「稽」為「劌」之
誤、「峇」為「密」之誤、「瀏」為「溜」之誤、「
」字為「勼」或「」之誤、「墊」為「湛」之誤、「
牴」為「抵」之誤、「偶」為「協」之誤、「八」為「
別」之誤、「約」為「臆」之誤、「護」為「與」或「
予」之誤、「卻」為「舉」之誤、「扑」為「」之誤
、「汰」為「殆」之誤、「倪」為「睚」之誤、猶輟之
「弄」為「闌」之誤、難也之惡為「迂」之誤、「揭」
為「丮」之誤、「極」為「卬」之誤、「澹」為「」
之誤、「善」為「勯」之誤、「譟」為「」之誤、「
喊」為「譁」之誤、「彈」為「陳」之誤、「瞀」為「
數」之誤、「攝」與「逆」皆「睨」之誤也、「成」為
「妝」之誤、「瞵」為「睨」或「眼」之誤也、「」
為「眣」之誤、「契」為「闔」之誤、「」為「」
或「」或「揲」等之誤、「秉」為「」之誤、「翼
」為「擛」之誤、「爬」為「杷」之誤、「扐」為「拏
」之誤、「」為「屠」之誤、「剉」為「斮」或「斫
」之誤、「撲」為「」之誤、「抉」或「摑」為「
」或「」之誤、「扭」為「糾」之誤。
「掅」為「筅」之誤、「拌」為「僕」之誤、「撝
」為「矞」之誤、「揕」為「磡」之誤、「拷」為「彀
」之誤、「掊」為「撥」之誤、「撈」為「櫟」之誤、
「捊」為「」之誤、「抯」為「舀」或「挹」之誤、
「撦」為「搜」之誤、「杜」為「拄」之誤、「」為
「擠」之誤、「敖」為「翱」之誤、「弔」為「吊」之
誤、「」為「磥」之誤、「縋」為「」之誤、「
」為「勤」之誤、「柟」為「」之誤、「趙」為「趒
」之誤、「斯」為「撕」之誤、「」為「掩」之誤、
「擫」為「揜」之誤、「」為「弇」之誤、「勃」為
「拂」或「刜」之誤、「捽」為「」之誤、「椓」為
「」之誤、「秉」為「」之誤、「舒」為「苴」之
誤、「撐」為「橕」之誤、「揭」為「扢」之誤、「負
」為「揹」或「背」之誤、「夯」為「」之誤、「跂
」為「」之誤、「」為「」之誤、「」為「
」之誤、「娶」為「率」之誤、「」為「逽」之誤、
「槃」為「蹣」或「」之誤、「」與「踅」不同指
謂、「啥載」者「甚蔕」之誤也、「啥貨」者「甚何」
之誤也、「咕哩」或「箍落」者「苦力」之誤也、「兜
」為「宅」之誤、「撘酒」之「搭」為「揲」之誤、「
即撘」之「撘」為「躅」之誤、「企」為「居」之誤、
「帶」為「住」之誤、「厝」為「陬」之誤、「簝」為
「寮」之誤、「埔」為「陂」之誤、「埕」為「庭」之
誤、「」為「」之誤、「泔」為「糮」之誤、「粿
」為「」之誤、「憊」為「焙」之誤、「斟」為「飲
」之誤、「枵」為「」之誤、「簡」為「鬟」之誤、
「暴」從俗作「曝」可也、「錌」為「寒」之誤、「化
」為「灰」之誤、「滕」為「蒸」或「升」之誤、「澇
」為「淖」之誤、「」為「窴」之誤、「洘」為「涸
」之誤、「勝」為「」之誤、「稠」為「寮」之誤、
「腐」為「殕」之誤、「汫」為「」之誤、「樛」為
「」之誤、「絿」為「逑」之誤、「焦」為「縐」之
誤、「湛」為「耽」之誤、「判」為「販」之誤、分沽
之「判」為「盤」之誤、「卸」為「削」之誤、「擺」
為「回」之誤、「」為「」之誤、「鬥為「逗」之
誤、「詡」為「」之誤、「梟」為「撓」之誤、「倯
」為「」之誤、「訬」為「」之誤、「強」為「競
」之誤、「超」為「觸」之誤、「婬」為「媱」或「姚
」之誤、「擾」為「謬」之誤、「盈」為「閒」之誤、
「幹」為「間」之誤、「駛」為「誶」之誤、「企」為
「」之誤、「跋」為「踣」之誤、「水」為「娞」或
「」之誤、「塺」為「」之誤、「掙」為「」之
誤、「揇」本「」走音之誤也,以上為卷一的部份,依
排列之順序可按圖索驥。
」為「矞」之誤、「揕」為「磡」之誤、「拷」為「彀
」之誤、「掊」為「撥」之誤、「撈」為「櫟」之誤、
「捊」為「」之誤、「抯」為「舀」或「挹」之誤、
「撦」為「搜」之誤、「杜」為「拄」之誤、「」為
「擠」之誤、「敖」為「翱」之誤、「弔」為「吊」之
誤、「」為「磥」之誤、「縋」為「」之誤、「
」為「勤」之誤、「柟」為「」之誤、「趙」為「趒
」之誤、「斯」為「撕」之誤、「」為「掩」之誤、
「擫」為「揜」之誤、「」為「弇」之誤、「勃」為
「拂」或「刜」之誤、「捽」為「」之誤、「椓」為
「」之誤、「秉」為「」之誤、「舒」為「苴」之
誤、「撐」為「橕」之誤、「揭」為「扢」之誤、「負
」為「揹」或「背」之誤、「夯」為「」之誤、「跂
」為「」之誤、「」為「」之誤、「」為「
」之誤、「娶」為「率」之誤、「」為「逽」之誤、
「槃」為「蹣」或「」之誤、「」與「踅」不同指
謂、「啥載」者「甚蔕」之誤也、「啥貨」者「甚何」
之誤也、「咕哩」或「箍落」者「苦力」之誤也、「兜
」為「宅」之誤、「撘酒」之「搭」為「揲」之誤、「
即撘」之「撘」為「躅」之誤、「企」為「居」之誤、
「帶」為「住」之誤、「厝」為「陬」之誤、「簝」為
「寮」之誤、「埔」為「陂」之誤、「埕」為「庭」之
誤、「」為「」之誤、「泔」為「糮」之誤、「粿
」為「」之誤、「憊」為「焙」之誤、「斟」為「飲
」之誤、「枵」為「」之誤、「簡」為「鬟」之誤、
「暴」從俗作「曝」可也、「錌」為「寒」之誤、「化
」為「灰」之誤、「滕」為「蒸」或「升」之誤、「澇
」為「淖」之誤、「」為「窴」之誤、「洘」為「涸
」之誤、「勝」為「」之誤、「稠」為「寮」之誤、
「腐」為「殕」之誤、「汫」為「」之誤、「樛」為
「」之誤、「絿」為「逑」之誤、「焦」為「縐」之
誤、「湛」為「耽」之誤、「判」為「販」之誤、分沽
之「判」為「盤」之誤、「卸」為「削」之誤、「擺」
為「回」之誤、「」為「」之誤、「鬥為「逗」之
誤、「詡」為「」之誤、「梟」為「撓」之誤、「倯
」為「」之誤、「訬」為「」之誤、「強」為「競
」之誤、「超」為「觸」之誤、「婬」為「媱」或「姚
」之誤、「擾」為「謬」之誤、「盈」為「閒」之誤、
「幹」為「間」之誤、「駛」為「誶」之誤、「企」為
「」之誤、「跋」為「踣」之誤、「水」為「娞」或
「」之誤、「塺」為「」之誤、「掙」為「」之
誤、「揇」本「」走音之誤也,以上為卷一的部份,依
排列之順序可按圖索驥。
連雅堂先生撰寫<台灣語典>的動機,在此書的自序
一、二中有詳細的交待:「余既整理臺語,復懼其日就消
滅,-----既見臺語之日就消滅,不得不起而整理;一以保
存、一謀發達,-----。」這樣的心胸是十分感人的,身
為早期少數從事鄉土語文尋根工作者之一,單以開風氣
之先而言,自屬功不可沒。但,一方面彼因<台灣通史>的
撰述得享盛名,另一方面其考證鄉土語文的態度卻不夠
嚴謹,其功不抵過的缺失概括來說約有以下數端:(一)
、、埔、埕、蹼、璞等「字書」所無之字也都收進其
著作中。(二)厝、仔、阮、咱、恁、偌、佗、冇、扐、
剉、夯、、嫺-----等等遭其錯用之字,至今廣泛的為
傳播媒體所採用,由於始作俑者享譽甚高,要扭轉這種於
鄉土語文有害的現象實非易事。球類比賽有所謂受過性
失誤及非受過性失誤,如果難度真的很高,那是值得原諒
的,但是內行人可以看得出難度低的失誤是否偏高,那就
難辭其咎了。(三)連先生侈言「余之語典,將以保存高
尚雅典之言,俾傳久遠,而粗獷者、淫穢者,俱在摒棄之
列。」研究學問,豈應有高雅、卑賤之分?其所例舉出的
駛、幹、超、婬、頭、馬哥、扐、扐猴、婊囝、菁
膏等字辭,不嫌粗獷、淫穢乎?本文寫作過程中有人竭力
阻撓,然「鄉愿德之賊也」,余豈能已於言乎?
一、二中有詳細的交待:「余既整理臺語,復懼其日就消
滅,-----既見臺語之日就消滅,不得不起而整理;一以保
存、一謀發達,-----。」這樣的心胸是十分感人的,身
為早期少數從事鄉土語文尋根工作者之一,單以開風氣
之先而言,自屬功不可沒。但,一方面彼因<台灣通史>的
撰述得享盛名,另一方面其考證鄉土語文的態度卻不夠
嚴謹,其功不抵過的缺失概括來說約有以下數端:(一)
、、埔、埕、蹼、璞等「字書」所無之字也都收進其
著作中。(二)厝、仔、阮、咱、恁、偌、佗、冇、扐、
剉、夯、、嫺-----等等遭其錯用之字,至今廣泛的為
傳播媒體所採用,由於始作俑者享譽甚高,要扭轉這種於
鄉土語文有害的現象實非易事。球類比賽有所謂受過性
失誤及非受過性失誤,如果難度真的很高,那是值得原諒
的,但是內行人可以看得出難度低的失誤是否偏高,那就
難辭其咎了。(三)連先生侈言「余之語典,將以保存高
尚雅典之言,俾傳久遠,而粗獷者、淫穢者,俱在摒棄之
列。」研究學問,豈應有高雅、卑賤之分?其所例舉出的
駛、幹、超、婬、頭、馬哥、扐、扐猴、婊囝、菁
膏等字辭,不嫌粗獷、淫穢乎?本文寫作過程中有人竭力
阻撓,然「鄉愿德之賊也」,余豈能已於言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