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韻>:「箇,亦作个、介,俗作個。」<字彙>:「個
與个同。」鄭康成<儀禮>註:「俗呼个為個。」<揚子方
言>:「箇,枚也。郭註:為枚數也。」時下擬閩南語口吻
行文者,多以「箇」作「个」而音「ㄝv」。
    箇:<廣韻>:「古賀切」、<集韻,韻會>:「居賀切」
、<正韻>:「古荷切」並音吤,數也。以上諸切均不讀作
「ㄝv」;箇字從古,<五音集韻>:「顧,又音古義同。」
<集韻>:「蠱,又音顧義同。」<正韻>:「蠱,又音冶,媚
也。」<集韻>:「蠱,音義並與冶同。」<後漢書.馬融傳
.廣成頌>:「田開古蠱。註:蠱與冶通。」「古蠱」,即
齊景公時勇士「古冶子」,而「冶(ㄧㄝv)」音近ㄝv。
    介:<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
拜切」並音戒,際也。一夫曰一介,<左傳.襄公八年>:「
亦不使一介行李,辱在寡君。」又通作介,獨也、偏也
,<莊子.養生主>:「是何人惡乎介也,天之生是使獨也。
註:介謂刖一足者。」<書.泰誓>:「若有一介臣。」<大
學>作「一个臣」,<集韻>:「个,又古案切,與幹同,射侯
舌也。」「介」古音實音近「箇」。閩南語謂與會者曰
「會介」、賭客曰「介」,此「介」皆音「ㄎㄚ」,所
謂的「角色」或「腳色」本應作「介豎(ㄎㄚ        ㄒㄧㄠ
    )」之誤。<西遊記>謂「小的們」曰「小介們」,此「
介」相當於閩南語「ㄝv」,客家話謂「的」曰「介(ㄍ
ㄝ)」,如「很靚介細妹」,而閩南語「的」實亦從「
約」音「ㄝv」。閩南語鄉談謂「一箇」曰「一个(ㄝv)
」,又凡不宜用「枝」而用「枝」的量詞,如「算一枝命」
、「慣(光)一枝嘴」、「話(畫)一枝詡讕」、「記一枝
大功或大過」的「枝」實「箇」之誤。公冶(複姓)、古
冶(複姓)這一組音分化出箇、个(ㄝv)二音!
    <釋名>:「竹曰个。」兩「个」相並為「竹」;竹又
與屬玉之屬通,鴨也,揚雄<蜀都賦>:「獨竹孤鶬。」<前
漢書.司馬相如傳>:「鴐鵝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
長頸赤目紫紺色。」蠾又與蠋通,<詩.豳風>:「蜎蜎者
蠋。」本作蜀,則屬通作蜀;玉又音肅,<集韻>:「玉或作
。」「屬玉」分化出「玊」、 「玉」二音。<爾雅.
釋山>:「獨山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
亦名曰蜀也。」<說文>:「獨,獸也。」屬玉又音近獨
,字從谷,分化出「个」的國語、閩南語二音。<廣
韻>:「獨,單獨。」「蠋」音同「竹」,閩南語「獨」音
近「竹」,蠋又音觸,<韻會>:「雞大者謂之蜀雞。」閩
南語謂蜀雞曰觸雞。鴨又叶「乙頰切」音謁、叶「於質
切」音乙,謁音近么,鴨音近玉,閩南語「个」音近「乙
」,<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閩南語「一
」音「ㄐㄧㄣ下入」近「蠋」,又音同「乙」,又謂一曰
「么」,豁酒拳時喊「一」曰「單蜀(獨)」!
註:
   公冶(複姓)、姑爺(尊稱;地名)、高郵(地名)、高要
(地名)、(山峻貌)、(大頭)、(魚名)、句
吳(國名)、鉤弋(宮名)、姑衍(地名)、公安(地名)、鬼
閻(地名)、贛榆(地名)、冠鷸(鳥名)等一音之轉,並古
複音語。句吳又音轉為句鼆(魯邑)、句芒(春神)、蠱媚
(諂媚),「媚」音近「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潛龍 的頭像
    潛龍

    古漢語的活化石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